弟兄们,让我们培养一种福音文化

Ray Ortlund

福音教义生出一种福音文化。恩典教义生出一种恩典文化,一种接纳、盼望、自由和喜乐的社会环境。耶稣通过祂的真理亲自触动我们,创造出一种新的人类共同体。没有教义,只有文化,文化就是脆弱的。没有文化,单单有教义,教义在人看来就没有意义。

我们在新约圣经岂没有看到教义生出文化这种动态关系吗?例如,重生的教义生出谦卑的文化(弗2:1–9),称义的教义生出包容的文化(加2:11–16),和好的教义生出和睦的文化(弗2:14–16),成圣的教义生出生命的文化(罗6:20–23),得荣耀的教义生出盼望的文化(罗5:2)和谦让的文化(罗12:10)。神的教义(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基本的呢?)生出一种诚实和认罪的文化(约壹1:5–10)。

如果我们希望这种文化蓬勃兴旺,就不能抄近路舍弃教义。如果我们要教义可信让人接受,我们就不能无视文化。有恩典教义生出恩典文化的教会,就是耶稣大能的活见证。我很简单地把这归纳为:

福音教义 – 福音文化 = 虚伪

福音文化 – 福音教义 = 脆弱

福音教义 +  福音文化 = 能力

如果我们要教会在宣教工场上使人不得不关注(当然我们都这样想),那么弟兄们,让我们培养一种福音文化!不要只满足于传讲真理。培养一种关系方面的气质,让人感受到福音,这就充满能力。

薛华在《众目睽睽下的今世教会》中写道:

人无视这事实,就是初期教会同时践行这两件事:有形教会当中的正统教义和正统群体,一个世人能看得见的群体,就无法解释初期教会爆发式的动态发展。所以教会必须依靠神的恩典,同时让世人看到它纯正的教义和实在的群体生活。我们的教会如此经常只传讲极少强调群体的要点,但是在实践中展现神的爱,这是必须要有的。

一个福音群体是有权柄的。薛华使用“正统群体”这说法表明这一点。人际关系的美好,并不是一家没有了它也是完整、合乎圣经的教会可有可无、锦上添花的事。对于我们见证福音教义而言,福音文化是必不可少的。

你认为教义的纯正必不可少吗?你很有可能如此认为。你认为群体的美好必不可少吗?希望你如此认为。

当然,它的迫切性首要取决于神是一位怎样的神。如果神向我们启示祂自己,只显为是真理,那么群体的美好,只不过是对某种类型的人而言的一种偏好。但如果神向我们显为既是真理也是爱,同时是这两样,那么群体的美好就是带着权柄。而它确实是带着权柄:“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。”(西3:15)

关注神学的教会不一定总有福音文化。威廉▪斯蒂尔(William Still)牧师,是二十世纪苏格兰教会一位元老级人物,他在根据罗5:5讲道,论到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时如此说:

我真不明白,大量阅读清教徒作品,为什么让如此多喜爱这些作品的传道人变得如此可怕冰冷。我不明白,因为我认为,清教徒的作品是奇妙……我不知道你能如何向我解释。我很想知道,因为这种现象令我忧虑。但我听人说过一次、一次又一次,在深入研究清教徒作品的人当中,有这种极大的倾向,就是有一种冰冷,一种刚硬,一种严酷,一种无情,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和侍奉,除了主权恩典以外,就没有什么进入到他们的生活和侍奉里面。这是不应当的。感谢神,情况并非一贯如此。你们知道,那恩典,一种真正的加尔文主义和清教徒的那恩典——我说的是,一位合乎圣经的清教徒和加尔文主义者——那恩典是奇妙的…..但是神啊,求祢救我们脱离这种冰冷!

问题不在改革宗神学,这种神学内在具有一种使人谦卑、融化人的能力。问题在于人不让这种神学发挥它很自然的影响力。我们自己原本的宗教虚伪会生出一种与我们的神学相反的文化,不管它的形式如何,都揭示出我们实际相信的,而不是我们以为我们相信的。

如果我们在我们的人际关系、气质、举动和情绪方面没有恩典,那么我们就是在否认我们传讲的这恩典本身,让我们的教会在众目睽睽盯着我们看的世人面前失去能力。

但是当我们谦卑勇敢地把我们的神学融入我们教会的文化,从我们自己开始,从我们自己需要神的恩典开始,那么“看哪!弟兄和睦同居,是何等地善!何等地美!”(诗133:1)

http://www.desiringgod.org/blog/posts/brothers-build-a-gospel-culture

《福音:教会如何描绘出基督的美好》 The Gospel: How the Church Portrays the Beauty of Christ (九标志事工:建造健康教会系列丛书),作者:Ray Ortlund

书摘:

今天神在教会内部做工作,让教会重新关注更深认识祂在圣经中的真理,更深认识祂在基督里的爱。然而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,撒但企图推翻这种关注,在有这种关注的教会中制造麻烦。而且我们可以肯定,只要正统教义继续复兴,撒但就要继续这种伎俩。所以呼吁在如基督一般美好的生活中彰显真实、以基督为中心的信仰的书籍,像本书一样的书籍,在这个时候就变得意义重大。

看来无可置疑的就是,我们这些相信的人没有经常思想,没有足够认真思想我们教会的文化。文化这个从社会学借用的词,是指集体的生活方式,表现出人共同持守的思想和信念。教会的文化,应当是正确的实践表明正确的信仰,表现为对他人舍己的爱,这爱转过来反映出我们的救主和主耶稣基督对我们牺牲的爱。

巴刻,《前言》

每一世代的人都必须拿起圣经,为他们自己重新发现福音,向他们自己的世代,用他们自己的话,重新清楚述说这古老的信息。(15)

一家教会的神学有福音真理,却可能在实践中做出与福音相反的事。(17)

考验一家以福音为中心的教会的,是它写在纸上的教义,加上它实践的文化。(18)

我们时代的需要,完全是靠着基督祂自己,唯独依照福音,在教义和文化方面使我们的教会重新成为基督教的教会。(18–19)

没有教义,教会的文化将会软弱无力;没有教会文化,教义就会显得没有意义。(21)

福音教义 – 福音文化 = 虚伪

福音文化 – 福音教义 = 脆弱

福音教义 + 福音文化 = 能力 (23)

真信把我们带进耶稣基督里。真信摧毁清高冷淡,使我们从以自我为满足转变为以基督为满足。(33)

这世界有大量的爱,大部分是中庸之爱。但是靠着神的祝福,福音教义敲开我们的心,使之领受那从这世界之外来的爱。我们看到神的爱实际上是何等浩大,所以我们放弃自己的清高冷淡,聚在一起,正如神奇妙看顾我们一样,实在地彼此相顾。这时教会就开始看起来像约翰福音3:16大能体现在当中的人群,这时世人就能实在看到祂的爱,许多人就要在基督里加入我们,永远活着。福音教义生出一种福音文化,而这至关重要。(37)

圣经中没有脱离教会的基督教信仰,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人需要面对这一点。(41)

基督对祂教会的整个态度就是爱。(41)

福音不是基督爱一位爱祂的纯洁新娘的故事;福音是祂爱一位娼妓的故事,这娼妓以为祂没有什么给她,不断把她自己献给其他人。(45)

耶稣的爱是神圣的。祂舍弃一切,并且祂要求得到一切,因为祂是一位好丈夫。只有排他的爱才是真正的爱。只有洁净人的恩典才是真正的恩典。我们甚至会想得到一种恩典,是不为基督的缘故洁净我们的吗?(45)

我们不是嫁给一位死的、不能帮助人的耶稣,而是嫁给一位活的、大有能力的耶稣。(48)

福音教义生出各样的福音文化,就是众教会,在这些教会当中,奇妙的事发生在不配的人身上,唯独是为了基督的荣耀,但这不止于我们的教会。一家由福音定义的教会,是一个先知性的标志,指向它自己之外;它是基督正在为永恒建造的那新社区的一个模范之家。(51)

福音的盼望,远超一种帮助我们充满干劲迎接周一早上的心理提振。(53)

以福音为中心的教会是活生生的证据,证明福音是正确的,耶稣不是一套理论,而是真实的,祂把我们的人性重新交给我们。(65)

用一种形象的说法,你的孩子在你身上呕吐,不像其他孩子在你身上呕吐那样恶心,难道不是这样吗?神就是这样爱我们——看我们是祂自己的儿女,我们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时候也是如此。(70)

神的家是这样一个地方,人要找到大量的福音,大量的安全,大量的时间。换言之,在我们的教会中,人需要:

▪ 从圣经开始到结束,大量接触福音的好消息;

▪ 不控告的同情带来的安全,使他们能诚实承认自己的问题;

▪ 有足够的时间在深层次上重新思索他们的人生,因为人是复杂,改变绝非易事。(72)。

在我们的教会中彰显出耶稣的美好,首要的障碍来自我们重新把自己安插在那唯独属于祂的神圣位置上。高举自己,这总是减低了祂的可见度。所以要培养一种福音文化,这需要我们每一人都有一种深入、时时刻刻“不再推销自己”的心态。这对我们自己而言是代价高昂,甚至非常痛苦。我在本书通篇倡导的,并不是轻薄肤浅的事。有太多的事情,里里外外与我们作对。但是在我们的教会中,当我们唯独仰望基督,福音得胜仍是能实现的,祂要帮助我们。(83)

为了更清楚分辨你所在教会的文化,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。和你教会有关最重要,但从来没有正式确定的事情是什么?是否存在某种意图是好的、但不能起帮助作用的理想?教会生活中是否有某些方面,是人不顺服基督,但仍期望得到祂祝福的?有没有一些事情,是太强有力掌控着你的教会?教会很容易制造出圣物,从手摇铃唱诗班到青年事工项目,再到宣教策略。所有这些可能都是好事,但一定要降服在基督之下。你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可能发现两件事:第一,一种偶像,你的教会为自己的缘故太过坚持强调,因此拦阻了你在基督里的自由;第二,也正是在这方面,你的教会可以更深认识耶稣的全然充足。(84)

我们行出来的教会文化,有可能推翻我们写下来的正式教会教义。(88)

主对不同的教会有不同的计划,但是圣经鼓励我们期望更多人归正(徒6:7),更多喜乐(徒8:8),更多冲击(徒19:20),更多荣耀的结果。我们也要期望会有更多的苦难。(93)

我们发现我们的事工既令人欢喜,也触动人怒气,这不应当使我们惊奇。这根本没有问题,相反这是好事。神正通过我们传播基督的香气…..我们的教会充满福音时,人察觉到的,就是基督这种强烈的香气。(94)

我们教会中的福音事工,并不只是教义方面的争辩。福音的工作是微妙的,就像一种香气在动工。它不是单单粗暴的事实强烈冲击人的思想,而是在人心中飘荡的一种香气,而这种温柔的接触证明既能使人活,也能使人死。这就是神的福音令人惊讶的大能。(99)

在五旬节那一日,非常确定的是,“忽然,从天上有响声下来;好象一阵大风吹过。”(徒2:2)那能力不是从牧师、会众或唱诗班来的。它从天上来,突然临到,除了神在当中,就别无解释。(104)

爱是基督授权,让我们说服世人的方法。今天的人不在乎教义,但他们确实在乎爱。(112)